【诗句】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
【出处】唐·杜甫《登岳阳楼》。
【意思】戚朋友没有一封书信,年 老多病,乘孤舟四处漂泊。字:指书信。
【鉴赏1】亲朋之间,连书信也完全断绝,不通消息。迟暮之年,却疾病 缠身,孤舟一叶,飘零无依。短短十字,刻画出诗人晚年漂泊辗转,孤独寂 寞的凄凉处境。诗人登上岳阳楼,眼前是极其壮阔之景。诗人联想到自 己的处境,写出的是极其悲伤的内心感触:年老体衰,仍要漂泊流浪,无依 无靠,身边无一知己好友可以诉说苦闷。壮景悲情,极大反差,表现出诗 人广阔的胸怀与现实悲惨境遇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。
【鉴赏2】
亲戚朋友都不通音讯了,年老多病寄居在一条小船上。写出了诗人因战乱而飘泊异乡的贫困孤独情况。
清延君寿 《老生常谈》: “五律限于字句,虽有才气,无从施展,极纵变化之能,仍不许溢于绳墨之外。如工部之《岳阳楼》 第五句 ‘亲朋无一字’,与上下文全不相连。然人于异乡登临,每有此种情怀。下接 ‘老病有孤舟’,倘无 ‘舟’ 字,则去题远矣。‘戎马关山北’,所以 ‘亲朋无一字’ 也。以此句醒隔句 ‘凭轩涕泗流’。亲朋音乖,戎马阻绝,所以 ‘涕泗流’。‘凭轩’ 者,楼之轩也。以工部之才为律诗,其细针密线有如此,他可类推。”
【用法例释】用以形容年老有病,杳 无亲友音信,孤独飘零。[例]晚年的苔 菲,真所谓“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 舟”——两个女儿远在异地他乡:好友 帕·季克斯托恩身罹重病。……临终 那年,她僻处巴黎一隅,孤独一人,身患 疾病。(张冰《心远地自偏》)
【全诗】
《登岳阳楼》
.[唐].杜甫
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
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
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
【注释】 ①岳阳楼:今湖南省岳阳市西门楼。②吴楚:指吴地 (今江浙一带)、楚地(今两湖、江西等地)。吴地在洞庭湖东,楚地在洞庭湖南。坼(che):分裂,分界之意。乾坤:
指天地、日、月。《水经注·湘水》: “洞庭湖水,广圆五百余里,日月若出没于其中。”③戎马:大历三年 (768) 八月,吐蕃以十万众寇灵武,二万众寇汾州,长安戒严。九
月,郭子仪带兵五万屯奉天,以防吐蕃。凭轩:依靠楼窗。涕泗(si):眼泪鼻涕。
【背景】
岳阳楼在岳阳城的西门城墙上。本为岳阳城之西门楼,前临波涛浩渺的洞庭湖。相传始为三国时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,唐开元四年(716)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,在台上筑楼,定名岳阳楼。北宋庆历五年(1045)滕子京守巴陵重修,并请范仲淹撰写《岳阳楼记》,至是声名益大。后几经兴废,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再建。楼为纯木结构,明廊环之,矗立于城墙之上,气势雄伟,与湖北黄鹤楼、江西滕王阁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,素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阳天下楼”的美誉。唐大历三年(768),杜甫由公安南下,泊舟岳阳城下,登楼远眺,写下此诗,历来被称为佳作。前四句赞叹洞庭湖宏伟壮阔。古人视洞庭湖为天下壮观,多有诗句形容其广阔雄壮,其中刘长卿之“叠浪浮元气,中流没太阳”和孟浩然之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都曾备受推重,然终没有此诗“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月浮”的阔大气势。后四句抒愁写痛。既有作者自己正在经受的各种个人生活的痛苦,又有忧国忧民之痛,十分真切感人。
【鉴赏】
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(768)冬。写诗人登岳阳楼所见景象和自己的身世之感、忧时之情,是历代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。
首联用叙述之笔,写诗人初登岳阳楼的复杂心态。诗人从前只是听说洞庭水辽阔,今日能登上这岳阳城楼,如愿以偿,心情本应十分喜悦,但诗人触景生情,联想到自己的坎坷生涯,昔日的理想抱负,如今都未实现,因之初次登临,自有飞蓬万里、漂泊无定、报国无门、老大无成等诸多感触,而这些都在“昔闻”“今上”的比照中抒写出来。颔联以雄浑的气势,夸张的手法,抓住洞庭湖的典型特色,正面直写洞庭水势浩瀚、一望无垠的壮阔气象。上句写洞庭湖地域之广,着“东南坼”三字,其汪洋万顷、截断吴楚的壮阔气象宛然可见;下句写洞庭水深莫测,其包蕴宇宙、吞吐日月的宏伟气魄宛然可想,颈联由景至情,在“无”与“有”的对比中,写出了自己只身飘泊、穷愁潦倒、孤独无依的苍凉寂寥的情怀。颔联写景如此阔大,此联自叙如此落寞,诗境阔狭顿异。然不阔则狭处不苦,能狭则阔境愈空,因之中间两联有前后映衬、诗情跌宕之妙。尾联转进一层,由孤寂落寞的个人情感转向“戎马关山”的家国之情,同时对造成亲朋书断、老病孤舟之独寂处境的缘故作了补充,其“凭轩涕流”的情态又与颔联写景中所体现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,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广阔而深沉的胸怀。全诗以初登岳阳楼的复杂心态始,以家国多难的悲哀结,中间又以景物的阔大和漂泊的痛苦相互映衬,境界雄阔,感情深沉,形成了沉郁苍凉,顿挫跌宕的艺术风格。